云南昭通易地扶貧搬遷項目
讓十萬老區(qū)群眾遷入幸福新居

發(fā)布日期:2021-09-22

175318863692405409.jpg

  “五嶺逶迤騰細浪,烏蒙磅礴走泥丸?!边B綿五嶺,巍巍烏蒙,烙印著紅軍長征堅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和不畏艱險的斗爭精神。

  如今,在云南昭通這片熾熱的紅色土地上,中建建設者循著革命先輩的足跡,傳承紅色基因,凝聚藍色力量,筑就10 萬新居,建起兩座新城,用一磚一瓦書寫“搬出來”的幸福,助力昭通人民決戰(zhàn)脫貧、決勝烏蒙。

山高谷深,弘揚紅色“扎西精神”

  這是一片紅色的土地,山河間承載著革命歷史閃亮的記憶,革命的火種在這里熾烈燃燒。時間追溯到1935 年2 月,中央紅軍轉(zhuǎn)戰(zhàn)烏蒙山區(qū),在云南省昭通威信召開了著名的扎西會議,解決了遵義會議已經(jīng)確定但還沒有來得及解決的若干重大問題,保證了遵義會議所開創(chuàng)的歷史性轉(zhuǎn)折得到實現(xiàn)。

  這也是一片貧瘠的土地,被連綿的烏蒙山拖住了發(fā)展腳步,長期處于深度貧困中。截至2014年底,昭通市11 個縣區(qū)中有10 個國家級貧困縣,其中7 個深度貧困縣;貧困人口高達184.37 萬人,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地級市;2.3 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上,96.3% 的地域是石漠化嚴重的山區(qū)……“一方水土養(yǎng)不活一方人”,昭通成為幾輪扶貧開發(fā)后留下來的“硬骨頭”,是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、難中之難。

3F1A5537_副本.jpg

  2015 年1 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昭通時提到:“扶貧開發(fā)是我們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工作,是最艱巨的任務?!薄耙愿用鞔_的目標、更加有力的舉措、更加有效的行動,深入實施精準扶貧、精準脫貧,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都要提高精準度,扶到點上、根上,讓貧困群眾真正得到實惠?!?/p>

  2018 年,中建集團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,承接了第一批國家級特大型重點精準扶貧工程——昭通易地扶貧搬遷項目。由中建基礎牽頭,中建一局、中建二局、中建三局、中建上海院、中建裝飾、中建科工合力高標準策劃、高質(zhì)量建設,實現(xiàn)當年開工、當年搬遷、當年入住,助力烏蒙山革命老區(qū)困難群眾“挪窮窩”“換窮業(yè)”“拔窮根”。

山水相依,中建子弟一馬當先

  肩負著昭通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建設重任,每個中建人深知,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、對大山說不,同山高水寒、人才緊缺、基礎薄弱、氣候惡劣、思想意識落后相較量的硬仗。建設者們沿著紅軍的足跡,感受著革命先烈無懼艱險、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,以為老區(qū)人民筑就幸福新居為使命,排除萬難完成建設任務。

  2018 年10 月,云南昭通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正式開工。項目是全國最大的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(qū)建設工程,總建筑面積354 萬平方米,合同額120.98 億元,包括昭通市魯?shù)榭h卯家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(qū)建設項目和昭陽區(qū)靖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(qū)建設項目,建成后將安置來自魯?shù)?、巧家、彝良、延津、永善和昭陽等區(qū)縣近10 萬名貧困群眾。

  工程量之巨大、工期之緊張不亞于新建兩座新城。如何在一年內(nèi)完成3 年的施工任務、讓貧困群眾早日搬入新家、讓適齡兒童早日入學,是每個中建人最關心的問題,更是近10 萬貧困群眾心中最熱切的期盼。

  現(xiàn)場就是戰(zhàn)場,開工就是決戰(zhàn)。面對一系列困難和挑戰(zhàn),中建建設者迎難而上,用雙腳踏平大山,用汗水填滿深壑,用雙手筑起新家,用擔當成就夢想。建設團隊結(jié)合當?shù)貙嶋H,制定了從周邊省份就近調(diào)配物資、集中力量強攻節(jié)點性工程的策略,始終堅持把優(yōu)質(zhì)履約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。秉持“品質(zhì)保障、價值創(chuàng)造”的核心價值觀,堅持“拓展幸??臻g”的企業(yè)使命,中建建設者在烏蒙山麓創(chuàng)造出“昭通速度”,彰顯了中建風采。

DJI_0100_ts.jpg

  在魯?shù)槊覟常椖恐笓]部以搶抓工期節(jié)點為工作核心,以完成任務指標為考核依據(jù),僅用一個月時間就建成了一座日產(chǎn)能達8000 立方米的大型攪拌站,短短3 個月就完成了近5.5 萬噸鋼筋,60萬平方米模板和超過600 萬米鋼管、矩管、快拆架等周轉(zhuǎn)材料的入場。而在靖安項目指揮部,高峰時5000 余名工人日夜兼程,全力以赴趕工期、抓進度,采用24 小時大流水作業(yè)方式,確定適時穿插、合理銜接、小段流水、平行為主、節(jié)點控制、重點突出、平面分區(qū)、立面分段的施工思路,精心組織施工,全力確保項目按期竣工、群眾早遷新居。

  隨著搬遷群眾的分批入住,中國建筑用實際行動助力新城屹立烏蒙。時任昭通市委書記楊亞林稱中建集團將安置區(qū)建成了脫貧攻堅最大的亮點,完成了“絕地反擊,絕境超越”。

山海一色,十萬群眾喜遷新居

  2021 年8 月,隨著靖安項目最后一批住房竣工,搬遷群眾入住新居,昭通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。至此,近10 萬群眾的住房安全問題得到解決。中建人以敢于戰(zhàn)斗、不怕困難的英雄氣概在物資嚴重緊缺、人員嚴重不足、疫情防控壓力巨大的情況下,堅持直面困難、艱苦奮斗,終于在茫茫烏蒙山麓筑起兩座傲人新城。

  從山野來到新城,近10 萬昭通人民在這里實現(xiàn)了安居樂業(yè)。今天的魯?shù)榭h卯家灣和靖安新區(qū),樓房錯落有致,小區(qū)干凈整潔,綠植郁郁蔥蔥,一條條寬闊的柏油路橫貫其中,將每家每戶與城市相連、與現(xiàn)代文明相通。

DJI_0107_副本.jpg

  居家,門前有樹有花有超市;出行,不再繞山繞水繞林間。家門口的超市里,油鹽醬醋、日用百貨一應俱全;廣場上的路燈下,唱歌跳舞、歡聲笑語此起彼伏。村頭巷尾,小區(qū)內(nèi)隨處可見鄉(xiāng)親們幸福的笑臉;房前屋后,山墻上刻畫著孩童們讀過的唐詩宋詞。

  按照昭通市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要求,居住區(qū)同步配套建設了水、電、路等基礎設施和學校、醫(yī)院等公共服務設施。同時,安置點還建設了產(chǎn)業(yè)基地、扶貧車間、配套商鋪等,并以此為基礎,實現(xiàn)部分搬遷群眾就近就地就業(yè)。

  “咽喉西蜀、鎖鑰南滇?!痹谛聲r代的征程中,中建人正深度融入昭通建設,循著革命先輩不畏艱險、一往無前的征程,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,助力老區(qū)人民安居樂業(yè),奮力譜寫新時代新篇章。(中建基礎供稿)

策劃制作 : 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企業(yè)文化部 技術支持 : 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部 電話 : 86498118 8649858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