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筑是歷史的載體、故事的見證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中國建筑積極踐行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在海外承建了一大批標志性工程項目,打造了一張張中國建造、中國友誼、中國精神名片。8月5日,由中建集團與CGTN聯(lián)合制作的系列專題片《建筑在說話》(Building Lives)第15集暨“建證美好時代”開放日第22場《幸福的家》(Home with Love)在CGTN英語頻道播出。今天,藍寶帶你一起走進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的西迪·阿卜杜拉1萬套保障性住房項目。
阿爾及利亞社會保障房項目回訪
幸福的家
遠遠望著阿爾及爾西迪·阿卜杜拉新城,一棟棟紅褐色和米黃色相間的樓房坐落在這個小鎮(zhèn)的馬赫爾瑪片區(qū)。傍晚時分,一些居民在小區(qū)的小路上散步,悠然自得,一群群小朋友愉快地在滑梯附近玩耍,樂在其中,還有一個個雀躍的身影在小區(qū)足球場上奔跑,激情四溢……這里就是西迪·阿卜杜拉保障房小區(qū),2019年完工投入使用后,這里已經(jīng)幫助當?shù)?萬余戶居民實現(xiàn)了安居夢。
自20世紀中期以來,阿爾及利亞的城市人口增長了六倍,很多家庭幾代人擠在一所小房子里,大量棚戶區(qū)出現(xiàn),住房已經(jīng)成為一個大問題。為緩解這一問題,阿爾及利亞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國家保障性住房政策。本薩達·盧布娜一家就是這一政策的受益者。過去,她和家人只能擠在艾因貝尼一個破舊的小區(qū)里,那里房子擁擠,交通喧嘩。如今,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成為本薩達一家人幸福的重要來源。
“2019年,我和家人搬進了中國企業(yè)建造的新公寓,在此之前,我常常感到擔憂,因為我們沒有穩(wěn)定的住所。當我拿到鑰匙,打開新家的一瞬間,那種感覺難以形容,像是開啟了新的生活?!北舅_達回憶著房屋交接的時刻,仍然興奮不已。
時任項目經(jīng)理軒詩杰告訴記者,自己走遍了每一套住房的每一個角落,最讓他感動的是當?shù)厝税徇M來時的快樂和笑容,住戶們熱情地向建設者們打招呼的場景。
為解決當?shù)乇U戏康木窒扌?,中國建筑汲取了歐洲保障房的成熟經(jīng)驗,整體布局上采用巴塞羅那島式設計概念,使得小區(qū)交通流線更合理、社區(qū)感更強烈,也保護了住戶的隱私。
“雖然這些住房不是豪華的,但為了提升住戶的幸福感,我們在建筑材料、設施細節(jié)、設計優(yōu)化等方面都花了大量心思?!避幵娊苷f。
保障性住房還讓更多入住的居民選擇加入中國建筑,成為建設團隊的一員,他們中有設計工程師、機電工程師、測量員、駕駛員、人事管理人員等。當?shù)貦C電工程師奧馬爾曾參與建設多個住房項目,連續(xù)10年在項目現(xiàn)場工作,他表示:“我很自豪加入中國建筑,參與住房項目建設讓我能夠幫助同胞改善居住條件。”據(jù)統(tǒng)計,公司已為當?shù)孛癖娞峁┚蜆I(yè)機會超過2.7萬人次,其中伍萊德法耶特住房項目當?shù)赜霉ぢ食^80%。
國之交在于民相親,民相親在于心相通。中國建筑參與阿爾及利亞建設已經(jīng)有40年,截至目前,承建的住房達17萬套,約1700萬平方米,解決了17萬戶阿爾及利亞家庭和近100萬人的住房問題,有效地緩解了當?shù)刈》慷倘睜顩r,為阿爾及利亞民生福祉作出重要貢獻,為中國與阿爾及利亞兩國文化交流、民心相融鑄牢堅實基礎(chǔ)。
我們用建筑書寫驚天動地的時空旅程,我們用建筑描繪美美與共的世界傳奇,我們用建筑講述人與人的信任與友愛,我們用建筑記錄國與國的交融與互鑒。在推動“一帶一路”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的征程中,讓我們攜手拓展幸??臻g共創(chuàng)美好未來?。ㄆ髽I(yè)文化部,中建阿爾及利亞公司供稿)